紧扣“一二三四” 共筑法治校园
发布时间:2015-04-02编辑:来源:点击:
近年来,武胜县沿口初中大胆探索、务实创新,以“励砥人生前沿,志行逐梦途中”为校训,紧扣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思路,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取得较好成效。
一、确立“一个目标”
在学校的发展建设工作中,该校明确提出“建设法治校园”的目标,并将其列在学校“卓越八园”建设目标的首位,充分体现了“法律进学校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二、强化“两条途径”
一是打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,渗透法治精神。通过多种平台和媒体对师生进行法治文化熏陶,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,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。
法治文化围墙。在学校的文化墙上,该校将学校依法治校、教师依法执教,师生学法守法“三篇文章”与“三卓越励志教育体系” 相结合,展示了“法律进学校”工作的常态化。
法治文化橱窗。在校园醒目处,设立“法治校园建设”宣传橱窗,宣传法治精神,宣讲法律条文,介绍法治实践活动,通报学校民主管理、校务公开等情况,全面反应法治校园工作动态。
法治文化广场。将教学楼下面的架空层,按文化展示功能进行合理分区,分别设立了廉洁、平安、法治、励志文化展示区,将师生与法治相关的优秀书法、美术、剪纸艺术作品进行装裱后集中展示,选择典型的廉洁人物、平安生活知识、法律知识、法治案例等对师生进行法治文化熏陶,灌输法治观念。
法治在线广播。在每周二、五的学校的校园广播中,开辟《法治在线》专栏,由法治辅导员或播音员对师生介绍法律知识,宣讲法律故事。
法治文化专栏。在校刊《东方红文苑》上开辟“法治园地”专栏,向师生及家长介绍法律知识,讲述学法守法故事。
法治文化墙报。在班级的墙壁、黑板报上,由各班学生自己开劈出一个专用板块传播法治文化,进行法治宣传,既达到了学法、普法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二是开展丰富法治实践活动,提升法治素养。在法治实践活动中,该校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,围绕与学生有关和家庭有关的焦点、热点法律问题,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生活、充满趣味的法治实践活动,让学生感悟法律威严,形成自觉学法、用法、守法、护法的良好习惯。
众口说法。通过上级领导的调研和现场指导,学校教师的专题讨论,警校共育、家校合作,班级说法,国旗下的讲话,“法律就在身边”演讲比赛等方式,增强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。
比赛颂法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、法治征文比赛、法治手抄报展评、法治书法美术作品大赛等活动,让师生把自己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用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,通过学校评奖、专栏张贴、校刊发表等方式,奖励先进,强化法治思想。
模拟护法。在武胜县法院的指导下,开设了“青少年模拟法庭”,现场演绎检察员公诉、律师辩论、法官审判等庭审场景,让学生在诉中“知”法,辩中“明”法,判中“守”法,观中“护”法,亲身体会司法实践的威严,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。
登台演法。通过编排、演出法治文艺节目的形式,宣传法律知识,强化法治观念,让学生切身体会到“法”力无边,“法”无处不在,编演了《追寻》等法治文艺节目。
社区普法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,走上街道,回到家庭,为家长和社区居民普法;通过学校的校训通平台,每周五向学生家长发送法治短信,有效提高了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。
模范守法。将学生的守法表现作为德育量化重要指标,在日常行为习惯规范中促进学生守法护法意识,养成守法护法习惯;长期实行放学路队制,由学生自主管理干部和值班领导、老师对各班情况进行考核,有效提高了学生遵守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意识;通过“守法之星”评选,激发学生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的积极性,2016级8班学生唐璐昀,《五千现金还失主,少年美名传万家》,登上2014年9月《中国好人榜》。
三、做好“三篇文章”
在建设法治校园工作中,该校将“依法治校、依法执教、学法守法”三方面内容,巧妙融入“三卓越励志文化体系”中的学校、教师和学生工作,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发展。
一是依法治校。通过完善惩防体系建设、向行政领导发放《学法用法手册》及《廉洁教育读本》,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,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式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法律意识;健全了教代会制度,成立了调解中心,完善了教职工评优、评职、晋级及奖励性绩工资发放制度,坚持校务公开,对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家长及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答复和办理,加强了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;在武胜县依法治县办的指导下,成立了学校调解小组,建立了“人民调解室”,有效化解纠纷和矛盾,促进学校的和谐与稳定。
二是依法执教。每周的工作例会,都要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,教育法律、法规的学习;每学期都要通过向学生发放《教师廉洁从教调查表》;每年的秋季开学,全体教师都要签订《安全责任书》落实一岗双责;每年暑假的集中学习,全体教师都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并签订《依法执教承诺书》,今年还进行了“依法执教、廉洁从教”宣誓。
三是学法守法。充分利用学科教学、周会、班会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;请片区民警送法进教室,聘请法律辅导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,开展了防毒、防邪、消防、食品卫生等专项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,经常联系社区和驻片民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,协同交警和城管等部门规范校外路段的道路交通秩序,实行警校共育。
四、把握“四个关键”
一是系统化。法治教育内容系统化。完善了对学校行政领导、教师、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,管理层主要在依法治校上下工夫,重点学习与学校办学行为相关的《教育法》、《义务教育法》、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25条规定》等法律法规;教师在依法执教上下功夫,重点学习《教师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预防未成年犯罪法》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、廉洁从教有关规定等法律法规;学生主要在知法守法上下功夫,重点学习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、《社会治安管理法治》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。法治管理网络系统化。从校内的校长、分管领导、安办主任、巡逻大队、保安、全体教师、学生自主管理干部,到校外的公安机关、片区民警、交警、关工委成员、家长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。
二是制度化。落实工作责任制。校长为“法律进学校”工作第一责任人,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具体抓,德育办、安全办、校团委既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,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齐抓共管,做到事事有人做,人人有事做,形成工作合力。健全法治教育制度。利用行政例会、专题民主生活会,对学校行政管理干部进行法治宣讲,提高全体行政人员依法治校、民主管理水平;利用暑假集中学习、工作例会的机会,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,贯彻依法执教、廉洁从教理念;班主任、任课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;聘请法治副校长、校外辅导员、片区民警、关工委成员等对学生进行专题法治教育,加强警校共育;学校向学生发放《沿口初中法律进学校宣传明白纸》普及法律知识。
三是常态化。每周周会课、班会课必须有法治教育内容,政治、历史等相关学科结合了教学内容进行法治教育。每学月组织学生收看一次《今日说法》节目。每学期上好两节法治专题教育课,举办一次大型法治教育讲座。
四是生活化。法治宣传方式贴近生活。主要通过学校的电子显示屏、每周的集体周会、主题班会、校园文化墙、文化橱窗、文化广场、法治板报、校训通平台短信、校刊校报、校园广播站、文艺节目编演等多种方式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法治宣传。法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。主要向师生进行《教师法》、《义务教育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《民法》、《道路交通安全法法》、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》、《四川省非机动车管理规定》、《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》等与师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知识的教育,提高了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法治实践形式贴近生活。通过开展模拟法庭,举办“法律就在身边”演讲比赛,设立“沿口初中青少年维权岗”,开展法治征文、手抄报、书法美术作品大赛等实践活动,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轻松学法用法。
经过不懈努力,该校的法治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省、市、县电视台及《广安日报》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宣传报道。